今日上午7时30分,本年第13号飓风“贝碧嘉”登陆上海浦东,给长三角区域带来了强风和强降雨。
怎么经过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风力求看飓风,了解飓风意向和降雨趋势?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日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马建博士。这位研讨气候改变动力学和海气相互作用的科学家向大众科普了气候“读图”常识。
翻开国家卫星气候中心(国家空间气候监测预警中心)网站,能够看到多张风云卫星最新云图印象。9月14日拍照的全球印象显现,日本南部、澳大利亚北部有一个巨大气旋,它便是飓风“贝碧嘉”。在这个飓风的东部还有一个气旋,但是北京时间9月16日上午9时拍照的停止卫星全球云图里,这个气旋好像现已消失。据中央气候台今日零点音讯,本年第14号飓风“普拉桑”昨夜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为热带风暴级。“普拉桑”是否已完全消失,有待进一步监测。
FY-3D全球印象(来历:国家卫星气候中心网站)
9月16日上午9时拍照的停止卫星全球云图显现,“贝碧嘉”现已在上海区域登陆,一团白色的巨大气旋呈现在我国东海之滨,看着让人有点挂心。马建告知记者,从14日坐落日本南部海域到16日登陆上海,“贝碧嘉”在2地利间里移动了1000公里左右,速度非常快。
据介绍,“贝碧嘉”是典型的“子弹型”飓风,本体规模较小、移动速度快,10级强风会集在100公里规模内,风雨影响规模随途径调整改变较大。9月16日上午10时监测显现,其风速为38米/秒,移速为22公里/小时。与之比照,飓风的移动速度通常是15—20公里/小时,慢飓风的移动速度则为5—10公里/小时。
停止卫星全球云图印象(来历:国家卫星气候中心网站)
在国家卫星气候中心网站上,除了全球云图,“FY-4B最新全圆盘Sandwich合成图”从红外勘探视点显现了“贝碧嘉”的威力。这张和谐世界时9月16日2时(比北京时间慢8小时)拍照的全球图上,有一些赤色区域,这些区域都有强降雨。“你在这张图上先找到渤海,或许先找到台湾,就能看到在我国东部滨海区域的一块赤色区域。”马建指着这张图告知记者,“这块区域不是很大,契合‘子弹型’飓风的特色。”
FY-4B全圆盘Sandwich合成图(来历:国家卫星气候中心网站)
卫星云图显现的是飓风全貌,而从雷达回波图上,可看出飓风对上海和长三角区域降水影响的细节。翻开上海市气候局网站的“气候服务”栏目,能够看到一张多普勒雷达图。这张图一直在动,显现气候雷达勘探到的长三角及周边区域的实时降雨状况。不同色彩对应不同的降雨量,蓝色最小,紫色最大。记者看到,现在上海的降雨量较大,呈现橙色。
“与天上拍照的卫星云图不同,雷达回波图的数据来自地面上的气候雷达。”马建解说,“图上不同色彩的数据单位,是dBZ。这是一个标明雷达回波强度的物理量,可用来预算降雨和降雪强度,还能猜测冰雹、劲风等灾害性气候呈现的可能性。”大众假如看得懂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图,就能够自己做气候预报。
雷达回波图(来历:上海市气候局)
“读图”看飓风,还要看得懂风力求。马建向记者展现了一张风向标图示,只见图上有东冬风1级、春风2级、东南风3级、南风5级、西南风6级、西风7级、西冬风8级、冬风10级等8个风向标。要注意的是,“某某风”指的是它来自这个方向,比方东冬风是来自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吹的风。
风向标
风速杆上的长杆和尾巴别离代表风向和速度,尾巴指向风来自的方向。比方,春风2级长杆的右侧(东方)有尾巴,标明它是春风;尾巴上有一根长横线,标明风力为2级。依据约好,一根长横线标明风力2级,一根短横线标明风力1级,一根斜线是风力6级的意思,也叫风三角。
据悉,飓风“贝碧嘉”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滨海登陆时,中心邻近最劲风力为14级,即42米/秒,到达强飓风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答应禁止转载
作者:俞欢然
微信修改:Wing
校正:daxi